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。近年來,朔州市統籌抓好反季節設施蔬菜生產,積極引導種植戶采取春提前、秋延后的種植方式,避開蔬菜集中上市期,巧打種植“時間差”,發展溫室大棚彩椒產業,促進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。

在朔城區神頭鎮馬跳莊村的彩椒種植大棚,農戶們巧打時間差,正在進行彩椒的秧苗移植作業。預計在2月份,這里的彩椒就可以成熟上市了,每斤市場售價可以達到15元。

馬跳莊村有耕地面積5700畝,土地平坦、光照充足、土壤肥厚、交通便利,是發展大棚蔬菜的“風水寶地”。種植大戶符鵬飛就看準了這一點,今年承包了34個大棚種植彩椒。

符鵬飛介紹說,種植了兩個品種,一個是瑞克斯旺,一個是瑪索。今年種得稍微晚點兒,產量估計一畝15000斤左右,經濟效益的話,按照以往,一畝能達到10萬到15萬元。

通過發展溫室彩椒種植產業,附近的村民變身成為基地務工人員,她們分工有序、互相配合,平時除了管護自家的土地,還能在家門口打工賺錢,收入也比較可觀。村民張計英說,從栽苗、除草、打藥、采摘,一直都在大棚干活,一年能干10多個月,一個月能掙2700多元,對家庭幫助也不小。

連日來,隨著天氣轉冷,種植戶積極做好大棚保溫措施和彩椒管護,除了增設防寒溝、保溫棉被等,還加強水肥一體化管理,全力保障春節期間蔬菜供應。

牽好產業興旺“牛鼻子”,富民強村有動力。近年來,朔州市通過以特色產業帶動村民增收,讓“大棚經濟”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。目前,彩椒已經成為我市最具地方特色的蔬菜之一。(張曉宇?趙媛?韓雨思)